小聚会 大收获
由 谢陈 发表于 2025-09-24
收到大学班长殷裕华的信息,告知殷爱平同学前不久在上海壹天俱乐部与原同事聚会,并发来该俱乐部的宣传广告,一个很不错的聚会场所。问我们想不想聚一聚,想聚的请在群里接龙报名。上海大学同学群里面响应者不约而同的表达了想与同学见面的意向。不久便有10人报名,除了人在外地、生病或因家有事不能离开的,其余均已报名。
报名结束以后,马上决定时间为21号(周日)上午11点,在长寿路壹天俱乐部3号楼二楼828包间相聚,望大家准时到达,并发了酒店定位图以及交通线路信息。
21号这天,天气阴凉,最高温度在27°,感觉十分舒适。上午9:20,我坐9号线地铁列车。一小时10分钟抵达肇家浜路地铁站,转7号地铁列车4站到达了长寿路地铁站下车,7号出口不到五分钟就抵达壹天俱乐部,找到了828包间,里面已经聊天正浓。很快3男7女10个人准时抵达,大家围着圆桌坐下以后,殷爱萍宣布了这次聚会的安排:与往常不同的是,此次活动时间为一天、中晚餐,娱乐项目有聊天、卡拉OK.唱歌、跳舞、打牌、打麻将、拍照,酒店提供影视布景道具,大家随意选择拍照,晚饭以后回家。
说完话后,时间正好11点整,殷爱萍宣布:宴席准时开始,大家纷纷站起,端起酒杯,先由班长致欢迎词,殷玉华深情地说:“我们上一次聚会是2021年10月13日,一晃时间过了四年,今天我们又相聚在壹天俱乐部,我们将有一天的时间来安排各种好玩的娱乐项目。目的是让大家开心愉快的度过这个美好难忘的日子。大家尽情地吃好玩好”。随后大家边吃边聊,气氛热烈、融洽、无拘无束。大家各自通报了几年来的家庭生活、子孙成长、养生保健等情况。当得知朱保健同学两年前做过肝胆手术,张桂英糖尿病、低血糖备受折磨。大家表达了对她们问候和关注。她们说好在现在恢复的还算正常,大家才松了一口气。话题就转向了老年人保重身体,安全愉快度过晚年的内容。当张桂英讲到低血糖很难彻底根除,常会突然引起不适时,陶力明同学提醒她要引起高度重视,讲明低血糖有致命的危险,身边一定要带上药物,也可以放几块巧克力,以防不测。我们听后颇有启发,张桂英也表示了感谢!
坐我身边的孙锭根同学,讲到他的爱人朱保健,之所以会生病住院做手术,就是因为家里新房装修时,操心太多,累的太狠才引祸上身的。因而大家从中得出结论,年龄大了一定要服老,不要逞强,不要太累。特别老人要做到不要生气,不计较,多交往。建议上海的同学每年聚一次,对外地来沪的老师、同学一定要在微信群中打个招待,常见面,多交流。就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话题越来越广泛,信息量越来越大,每个人都觉得受益良多。
酒足饭饱以后,殷爱平宣布,合影开始,我们走出包间,楼道外均有各种各样中外风格特色不一的影视布景、设施设备。有仿古、有现代、还有欧式风格建筑、古典宫殿城堡,室内室外,花园别墅、大家可随处随意选择。我们分别选择了几个有纪念意义不同的背景下合影。之后是自由组合,拍两人或多人合影,个人照、夫妻照、陶力明与王条珍、孙锭根与朱保健两对夫妻照尤为贴心和叫好。象征老上海风俗的背景,吸引了大家的拍照兴趣,像上海老照相馆、人力车、石库门,还有经典华丽的西式油画框,有人走进画面中拍照,在美丽风景衬托下,就像身处油画中的真切和惊喜感。特别有几个女同学。自由组合摆出各种各样靓丽的姿势。借助于随身携带的头巾或饰物。在花丛中、在草地上、在院落里拍出各种各样的情景交融的合照。让人看了养眼又提神,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每一张照片拍出以后,及时地放在了同学群里,引来一片叫好和点赞、评论,大有返老还童、活力四射的感觉。
当来到仿聚光灯下的舞台时,学音乐的同学马上找到了施展才华的地方,她们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孙锭根和朱保健这一对夫妻,仿佛回到了当年大学校园的舞台上,优美的舞姿、投入的情感、默契地配合,焕发出朝气和活力。很难想象他们竟是一对年近古稀的老人。我被她们的恩爱和默契所感染,不失时机的抓拍了几个镜头,准备回去发朋友圈,意在鼓励老年人要及时行乐,不辜负当今的幸福生活。
回到包间后,看到早就有人手握麦克风,随着视频画面,合着音乐节拍,唱着柔美深情的情歌。与一般舞厅歌厅,听到演唱不同的是,她们大学时就是音乐系的学生,毕业后从事音乐教育,其中不少人参加过独唱和大合唱的专业人才,孙锭根同学就曾经在上海大剧院一展歌喉,为观众现场演唱,听他们的演唱就是一种享受。尽管自己是一个外行,但面对着一些经典的老歌和情歌,我也会跟着一起演唱,那种感觉让人痛快并放松,我已经很久没有这种美妙体验啦!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孙锭根的声音还是那么辽阔粗犷,带有磁性。彭勤、朱保健、张桂英等先后展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声音歌喉 。 也许是我就对文学爱好的缘故,他们演唱的大部分歌曲不曾听过,但我紧盯着荧屏上的歌词,听着旋律,从中体味内容,情感节奏,琢磨歌词的写作特点。在这样的情境和氛围中 ,没有人不受影响和感染。彭勤同学,配合着孙锭根的音乐节奏和旋律,跳起了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的舞蹈,酒店包房仿佛成了舞台。唱的深情,舞的优美,带给我们欢笑和快乐,大家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我从内心感谢班长和殷爱萍热心周到地组织和服务。
等这一波高潮过去以后,我不失时机的逮了一个机会,将自己带来的2023年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集《风雨过后》,从包里拿出来,每人分发赠送一本(两对夫妇每对1本)。每一本的扉页上,在家就签好了字:古稀之年,留念惠存!谢陈2025年9月21日。同学们对我的馈赠,都表达了祝贺和感谢。班长殷裕华不失时机的给我分配了一项任务,希望我能用手中的笔,写一篇今天聚会的散文,我愉快的接受了这一项特殊的任务。
当我的新书赠送给同学以后,殷爱萍同学通报了一个让我吃惊的消息:在聚会结束之前,每一位同学,手里拿着文集,最后拍一个合影,我心想:可能是她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我本命年进入古稀的纪念吧?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我之后,心里既感动又有一点难为情。这样做是否太张扬,当我正要开口时,又怕辜负了人家的一片好意。
殷爱萍同学作为聚会的主场召集人之一,每一次聚会都会看见她忙前忙后,极力为大家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情境和条件。听同学说,今天她又从家里拎来几袋葡萄、橘子、葵花籽、干果等招待大家,不时把各种小吃放在我面前,催促我吃。
特别是前年她将自己平时画得花鸟小品,做成一个图文并茂、装帧优雅的台历,在元旦之前,寄发给每一位大学同学的举措,让大家非常感动和赞叹不以,台历中的12幅绘画作品,尽显功力、勾皴染点笔笔到位,墨色相映成趣,得到了同行的赞美和好评。想到他在大学时期还是一位热情、温柔、漂亮的知心大姐,进入晚年以后,她的善良和热心依然不减。这次的同学聚会,内容、形式、项目均丰富多彩,且有创意、让每一位到场的同学都心满意足,大家都为上海同学群中有这样一位才貌双全、热心大姐感到庆幸。
当我们将小聚会的图片和视频发到上海同学群中时,立即引起了群里同学的一片赞扬和评论。有的表达祝贺和羡慕,有的表达遗憾,因故没能出席,期待下次再见,有的甚至将前几次上海聚会的图片放到群里,缅怀难忘时光。每一次同学聚会见面大家都格外的亲切,有说不完的心里话,情感信息交流、荣誉喜事分享、有难生病时,大家问候、帮助,让人感到无尽的温暖。下面这些信息就是来自各地同学的贺词:
相聚欢快。我在广州祝福各位健康幸福!
我在江西吉安祝福各位同学相聚开心快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多拍些相聚照片让我们欣赏欣赏哟!
我因家事缺席,挺遗憾的!祝同学们相聚开心快乐!
看到上海同学相聚的合影,非常开心,感觉自己就在画面之中,祝各位同学健康快乐!
刚刚看到上海同学相聚的合影,非常开心,和惠萍一样,感觉自己就在画面之中,祝各位同学健康快乐!
面对同学们热情洋溢的文字,班长殷裕华表达了感谢:惠萍、郭中华、小兰、曹丽云、晓虹……感谢你们的分享。欢迎大家来上海相聚! 总之大家一致认为,以后同学们间要常来常往,形成习惯,让每个人的晚年生活过的充实、丰富、健康、快乐!
晚餐在5:20开始,美味佳肴丰盛满桌。殷爱萍热情的劝大家尽情享用,不要浪费。大家味蕾大开,边吃边聊。话题开启了怀旧的模式,不少人怀念学生时代学习生活,互帮互学、关心爱护。怀念恩师林道福、何启陶等老师,每一位同学都领教了他们的敦敦教诲、细致耐心的专业指导和师母在生活上对大家的关心帮助。有的同学还透露了很多秘闻轶事,听后让大家恍然大悟。孙锭根同学饶有兴趣的讲了分配工作那年的一场大雪,成就了他与朱保健美满爱情的感人故事。引来大家一番“这真是天赐良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感慨。
晚餐过后,殷爱平向大家宣布,最后一个集体项目,大家手捧谢陈赠送的新书合影。说着她就着手整理和收拾圆桌上的餐具和碗盘,摆好椅子。指挥着让三位男士坐在前面,后面七位女士拿着文集放在胸前。这时同学中有人幽默的说:“当年手捧红宝书的年代又回来了”。玩笑归玩笑,但同学们都很配合的按照殷爱萍的要求做。并请来服务员,帮忙拍照。为了使拍照效果清晰,还特别借用了朱保健的高档华为手机,服务员认真地对好镜头,分别拍了好几张有纪念意义的合照,给今天的上海同学聚会一个圆满的结局。
坐了一会儿,班长和殷爱萍考虑到我路程较远,一趟要一个半小时车程,让我先走,我与大家告别以后,踏上了回家的路程。殷爱萍坚持送我出大门,我再次对她表示了衷心感谢!
晚上8:15,我安全顺利的到达了松江家里,及时在微信群里报了平安,并致谢活动的召集组织者,感谢她们的热心组织和周到服务,让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欢乐的周末。在洗漱完了之后,我带着聚会留下的美好心情,沉沉入睡,一向失眠、早醒、多尿的我,这天晚上一觉睡到第二天清晨5点半醒来。事实证明了一个颠古不破的真理,心态好是老年人长寿的最好良药。
2025年9月24日于上海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