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门开始重新学习
由 谢陈 发表于 2025-11-02
从这个学期开始,从小喜爱美术的孙女进入到上海松江四中读高中。这是一所以艺术、体育为特色的学校。这个学校自将艺术、体育作为该校培养学生的定位以后,已向全国各大专院校源源不断的输送了大批优秀的高中艺考生,从而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和声誉,成为松江区乃至上海市有影响的特色学校之一。我们家的目标,希望孙女毕业后考上一所理想的美术院校或者师范大学,将来成为一位画家或者美术教师。
由于我在职期间为中学美术老师,又是江西省首批学科带头人,省市美术家协会的会员。按理说,最受益的应该是自己的家庭后代。大家族成员中不少人都把孙子孙女培养美术兴趣的厚望,寄托在我这位中学美术老师身上,老伴和儿子媳妇更是拭目以待,期望我主动承担这个义务。然而,我却迟迟没有接这个差事。不是自己冷漠,而是能力有限。为了避免产生误会,我做过一些尝试,给不满9岁的孙女和6岁的孙子上过小课,然而收效甚微。为了让家庭成员理解我的难言之隐,避免产生误会,我晓之以理,写了一篇文章《童年画笔相伴,生活必然精彩》,文中披露了我的困惑和应对的方法。
在朋友和家人的概念中,我这个科班出身,曾经培养过诸如中国美术学院等高中低各层级众多艺考大学生的美术老师。大概率应该是一个现成的优秀少儿绘画辅导老师。还需要花钱找外面的培训班学画吗?道理还真不能这样推断。一个好的大学老师不一定是一个称职的中学老师,一个优秀的中学老师,也不一定能胜任小学的教学。因为他所施教的对象不同,就有不同的教学体系、教学要求和方法。这一点以学历、地位无关。如果要硬上弓,则可能误人子弟。这个道理,也是在实践中验证了的。
当时为了让爷爷很好地教孙辈绘画,儿子为孙辈添置了不少美术学习的相关工具材料,我也满腔热情、信心满满地给孙辈讲课、指导练习,习惯了用专业术语讲课的我,无法与孩子们默契配合沟通,我尽管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他们往往不得要领,兴趣索然。当然还有就是亲情所致,平时日常生活中和睦相处、说笑取乐,现在突然严肃认真,因此讲话缺乏约束力和威信,有时甚至出现南辕北辙的尴尬现象,差一点引起情感对立,之后自然就不了了之了。 儿童绘画与纯基础绘画不同,需要熟悉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运用儿童听得懂、能接受、有亲和力的沟通交流对话语言,还应有适合儿童绘画特定的环境氛围。加入一个正规的、有一定社会声誉的少儿美术培训班,让有儿童美术教育经验的老师来教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儿子后来按照我的建议,给孙辈们报了少儿美术兴趣班,果然效果突显。
11岁的孙女的绘画,清新工整、明快整洁。尤其是她的线描画精雕细刻,笔力起承转合、有粗有细、构成疏密得当、形式感强,线条行云流水。显示出内心的沉稳,表现的熟练和对画面恰当的调控能力;他画的丙烯画色彩清丽灵动,图案画彩色艳而不俗,彩铅画轻巧别致。见画如见人,整个感觉:画面清雅秀丽、光彩照人。
孙子虽然只有八岁,但人小心大,有时还会别出心裁,不按常规出牌,常常在老师给的范画基础上,有所改动或者是删减添加。用笔用色收放自如,粗中有细。有的想法做法尽管显得幼稚,表现稚拙,但在构成和处理上,酝酿多时、成竹在胸,表现上随心所欲,显示出小男子汉敢作敢为的个性和童趣。面对现实,家人们理解了我的良苦用心。
孙女高中开学至今已两个月,儿子为了让自己的女儿打好专业美术基础,早在暑假重新给她找了一个以艺考方向的美术培训班。从基础的素描基本功开始训练,每周末两次的学习训练。孙女拿回家的习作,我都会主动认真地看,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为了帮助她逐渐走向正规,我感到该到了发挥我的余热的时候了。提出让她每周在上培训班课之前,到我这里先给她预热一下。考虑到她的文化课、专业课安排的十分紧凑,我与儿子商量,时间为每周五傍晚用一个小时,讲讲基本的作画方法步骤。让她先预习专业基础。于是,从上周第一次与她讲课和示范以后,周日,他在美术培训班的习作拿回家后,我让她把作业给我看一看,目的是检验我讲课是不是有效果?
然而看过以后,让我大失所望。画面黑乎乎的,缺乏层次。笔触潦草和局促,我于是狠狠的批评了她,指责她没有认真听懂我的课。言辞之严厉,让她感到很难堪。我后来分析了一下,他的画面出现的这个问题,是初学者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没有掌握整体观察、用比较的方法步骤去作画。我首要任务是在指导她学习训练中,帮助她逐步树立起整体观念,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尽管自己的动机是好的,希望我的指导能立竿见影,见到好的效果。但由于方法不当,挫伤了她的自尊心,后来与儿子的沟通中也得到了证实,当时她的情绪显得很低落,儿子认为是不是你和老师的教法不同让她无所适从,他让我多多与她谈一谈,帮助找出原因,树立信心。儿子诚恳的告诉我,孙女从心里面是非常喜欢画画的。对于这点我能够切身感受到,看她之前兴趣培训班拿回来的蜡笔、水彩、丙烯画中可以看出她的每一张画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用心。家里面的卧室和走廊上都装框悬挂着她的精心绘制的儿童画作品。为此我也多次表扬过她,说她很有美术天分,并鼓励他继续努力。
正是看中了孙女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和潜力,所以让我对她的期待值更高、更严厉,我的一通说教和责怪让她从云中跌落至谷底。反思后我寻思着进入美术高中以来,绘画从培养兴趣爱好转入艺术高考方向,发生了性质上的改变。从模仿临摹到独立写生造型的转变,目前临慕只是写生前的过度阶段。美术是专业技巧性很强的学科,需要长期刻苦学习、训练和磨合,打下一个扎实的基本功。因此,对于孙女来说,她现在正进入到一个转型的过程中,应有逐渐适应过程,我不能够急于求成。
有了这个理论认识以后,我决心自己在讲课的方式方法上也应该作适当的调整,即要讲原理、方法、技巧,更要做直观的示范。尽管退休以后,我因为由美术转为文学写作,已经10年没有动过画笔,手头上的基本功会受到一些影响,但之前20余年带艺术高考生的经验和方法,还根深蒂固地保留在脑子里,我决心从零开始,重新检起画笔。说到做到,从现在开始与孙女一道学习训练。前些天开始,我每天挤出两个小时画素描,尽快恢复曾经驾轻就熟的基本功。
从零基础、素描石膏几何形体临摹开始练习。通过几天的绘画中发现,画笔在我手里已经不那么听话,尽管形体表现和明暗关系大致上还准确,总体画面效果尚好,但从专业教师角度来说,还欠一把火候。细看会发现,杂乱的线条排列以及因反复涂改而显得有一点脏的画面,确实让自己看后不敢恭维。这个现象印证了古人说的话,艺人应该每天做到曲不离口,画不离手,才能出神入化,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何况我10年不画画,那肯定画起来较吃力。我现在已经没有老本可吃,只有老老实实的重新做一回小学生,坚持每天动笔,才能挽回失去的时间。才能更好地指导孙女高考训练,让人心悦诚服。
2025年11月2日于上海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