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旧事
由 九满 发表于 2025-11-28
小时候,老屋门前有一汪池塘,是我家垫宅基地时开挖出来的。
塘边上有两棵老树,看上去有几十年了,一棵是香樟树,一棵是苦楝树,两棵树靠得很近。几棵香椿树,离得远些,看上去很粗,其实没有多少年月。几棵树都是高大挺拔的,唯有那棵香樟树,斜着身子向池塘里长,巨大的树冠盖住了小半个池塘。平日里,树上总是栖着许多鸟儿,叽叽喳喳,一块石子扔过去,总会惊起一大片,鸟儿扑啦啦飞向天空,打个旋,又飞回香樟树上栖着。
那时候,我经常会看到一些红的、蓝的、绿的蜻蜓绕着池塘转圈子,转累了,就站在池塘边的一棵小草上洋洋得意地看着我。我去捉它,它也不动,可就在我的指尖快要碰到它那可爱而又讨厌的尾巴时,它却像风一样从我的眼前飘走了。于是我觉得,蜻蜓的美丽只是一种虚无,它给我的永远都只是一种诱惑和遥远。
每天清晨,母亲总会领着我,早旱地来到池塘边,用稻草缠绕着食指,然后在塘边粘些泥,开始我们的口腔卫生工作,听母亲说,用这种塘泥洗刷过的牙齿,一生都不会有牙病,是否属实?我没有印证过,但我清楚的记得我的奶奶七十多岁的时候,她的牙齿还能让她享受坚果的美味。
盛夏,中午骄阳似火,空气热得发烫,云像一片片白色的火焰在空中燃烧,田野里没有一丝风。天地间一片白花花的亮,谁也不敢仰面寻找太阳。我们这帮小伙伴就会跑到池塘边,扒光身上的衣服,扑通扑通跳进水里急不可耐地享受塘水的清凉。
玩累了,我们便爬上岸来钓鱼。把渔具随意放置在塘中,然后在池塘边坐着、躺着,有的打几个滚儿,有的躺在软软的绿草地上,陶醉在小鸟的欢叫声中,因此,一个上午甚至一整天,一条鱼也钓不上来是常有的事。
池塘里的水清澈透明,站在岸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塘底那青青的水草,也可以看到鱼虾们在水中追逐嬉戏,让人感受到动物对生命自由的追求。这些鱼好像并不愿意我窥探它们心事似的,一听到我的脚步声,就“哗”的一声钻进水草里。这让我想到,生灵也是有隐私的,而有隐私的生灵都是有思想的生灵。
鹭鸶们不请自来,悠悠地在池塘的岸边散步,眼睛不停地扫视水面,等待它们心里那个蓄谋已久的机会。一旦有鱼在水面活动,它们就会用它们那又长又尖的嘴把鱼叼起来,然后迅速飞走。
青蛙的生活是没有昼夜之分的,开了整夜演唱会的它们,白天接着在这口池塘边流连。当你走近它们的时候,它们就会停止鸣叫,离你远一点的会密切注视着你的动向,离你近一点的随即潜入水中,以标准的蛙泳逃走,它们的双腿蹬出一些漂亮的波纹,在不远处从水里浮出来时,还会机警地窥视着你,似乎想与善良的人们来一场捉迷藏的游戏。
一个人的时候,我喜欢坐在塘边的石板上,把脚伸进水里,享受那塘水给予我的轻松和惬意。鱼儿会游过来在我的脚上啄食皮屑,惹得我心里痒痒的。于是,我迅速跑回家拿来簸箕,先在里面放些剩饭,然后将簸箕沉入水中,小鱼、小虾们就会蜂拥而至,抢食簸箕里的米饭,只要我一动手,似乎唾手可得的佳肴,不管我的动作有多快,那些大小不一晶莹透明的小家伙,刹时消失得无影无踪,留下一圈圈细小的涟漪和我无尽的叹息。
乡亲们下地回来,也会三三两两地来到池塘边洗脚,嘻嘻哈哈毫无拘束地说笑,爽朗的笑声连同塘面水波的搏击声在池塘的上空产生共振,让人感受到粗犷的乡村生活里充满和谐的音符。年轻人兴趣来时,会跳进水里,享受塘水的爱抚,痛痛快快地洗去一身的汗腥和疲劳。
夏夜,忙碌了一整天的人们,在池塘边摆好竹床竹椅,一边摇着蒲扇,一边话搭话地说些碎语。活跃在周围的萤火虫,像一盏盏移动的灯笼,纷至沓来,将整个水面映成淡淡的紫蓝色,给宁静的夜幕增添一抹神秘。青蛙和昆虫也赶过来凑热闹,为乘凉的人们奏响起一曲又一曲的田园之歌。一声蛙鸣响起,不一会儿就连成一片,它们的演奏是没有指挥的,但是旋律却是惊人的一致。往往是蛙鸣未息,昆虫声又起,大合唱的声音并不比青蛙逊色,它们似乎是在打一场永远都分不出胜负的擂台赛。在蛙鸣和昆虫的歌声中,我们打着哈欠,一脚高一脚低地往屋子里走,披一身一肩的月光。回到屋里,一沾上床,就进入了梦乡。
还是冬天水退了的时候,几个小伙伴拿着锹、水桶来到塘边,一卷裤子、一捋衣袖,用水桶舀起水来,当水快干之时,塘里的鱼一条条露着脑袋挤在一起,有的还到处乱蹦。
兴奋中,我们开始忙活,等把塘里的鱼捉完,把捞上来的鱼分成几堆,每人一份。拿回家净了鱼肚,在盆里用盐腌好,放在锅里煮熟,再加些油和辣椒,等到吃晚饭的时候,餐桌上便多了一道荤菜,那鲜嫩香辣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