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文字站
句子汇
名人名句
刘同
刘同
简介:
刘同,曾用名刘童,1981年2月28生于湖南省郴州市,毕业于湖南师大99中文系。现任光线传媒节目部联合总经理。中国新生代作家,青春哲理小说代表性人物,亦是多部青春小说畅销书作者,《五十米深蓝》、《美丽最少年》、《离爱》等多部畅销小说,并为多家杂志撰写专栏,同时著有《这么说你就被灭了》、《职场急诊室-谁没一点病》等职场励志畅销书,并为多家杂志撰写专栏。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职来职往》节目十八位达人之一。因其的阳光帅气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职场偶像。
2001-2004年进入湖南电视台工作 参与全国联播电台节目《城市日记》嘉宾主持,并以嘉宾身份参与接受央视、浙江卫视、旅游卫视等各大媒体访谈。
2005年进入光线任节目策划。
2007年任光线传媒《明星BIGSTAR》(后更名《明星记者会》《最佳现场》)制片人,同时兼任中国王牌娱乐节目《娱乐现场》制片人。
2006年任《娱乐任我行》(旅游卫视)《娱乐天天星》(浙江卫视)主编。
2008年任光线传媒艺人关系部总监。
2009-2010年为光线传媒电视事业部营销总经理。
2010-2011年12月任光线传媒《最佳现场》、《影视风云榜》联合总经理。
2010年12月,担任中国一教育频道《职来职往》节目的特约嘉宾,其独特的语言风格深受80、90后大学生的喜爱,其性格活泼却显得沉稳。
2011年10月,任光线传媒资讯事业部副总裁。
2012年,刘同以特约评论员身份主持《中国娱乐报道》“坦白讲”版块。同年被中国教育电视台高校创意总部特聘为“创业导师”。刘同作为颁奖嘉宾,出席首届“凤凰时尚之选-年度华人时尚领袖之夜”、第五届音乐风云榜新人盛典等。刘同先后荣登《大学生》杂志四月刊及《女友.校园》九月刊的封面。活跃于荧幕之上、出版多部畅销小说的光线传媒电视资讯事业部副总裁刘同参与《智族GQ》“城市面孔”系列活动。
光线金牌节目《最佳现场》的总策划,亦是记者团资深成员,他的问题刁钻、有深度,收放自如,深得广大观众的喜欢。《最佳现场》改版后,与光线名嘴方龄、李昕亮搭档组成强大的主持阵容,变装"辩护律师”亮相,兵分两路为自家嘉宾加油打气,同时揭发对方嘉宾过往“劣迹”。BTV文艺频道每天20:30播出,同时全国135家电视台播出。
刘同曾担任《百城春晚》总制片人和主持人,并作为嘉宾先后参与新浪《奥运大锅饭》、深圳卫视《大牌故事会》、爱奇艺《以德服人》、浙江卫视《舞动好声音》等节目录制。作为80后的职场新锐代表,刘同曾在《职来职往》节目担任职场达人,作为人气职场达人,刘同点评应聘者更直接与平等。
刘同的相关句集:
《谁的青春不迷茫》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分享到:
赞
(
13
)
共收录 66 个句子
有时,解释成了自讨没趣。有时,等待成了流离失所。有时,努力只是将对方越推越远。
一个男人的帅来自其性格,一个男人的魅力来自于他的自知,一个男人的强大来自于他对自己的苛刻。
当初你不愿意听的歌,总有一天会为一个人而听。当初你不愿意品尝的食物,总有一天会为一个人去品尝。对于你,也一定会有一个人原因陪你看所有你想看的电影,去所有你想去的地方,看所有你写过的日记。你不爱人,人不爱你,不是报应,只是时间问题。
放弃是一件容易的事,心一想,力一卸,顿时就轻松了。但放弃最坏的结果便是重燃斗志的可能性为零。一件事可以暂时不做,但不要彻底放弃,而从内心否定自己。
看你哭,我也难受,但这都是人成长中必须要经历的。真爱都怕伤,假爱才淡然。谁不想找到一个自己爱,又爱自己的人。但我们常常与貌似对的人擦肩,不是你不够好,也不是对方不够认真,你们都是对的,也是人类,但不是一类人。哭出来也好,证明你真的爱过,谁不是呢。
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喋喋不休,一种是沉默不语。前者令人厌恶,后者令人敬畏。
有些人的好就像埋在地下的酒,总是要经过很久,离开之后,才能被人知道。剩下饮酒的人只能寂寞独饮至天明。最遥远的距离是人还在,情还在,回去的路已不在。
当我讨厌一个人的时候,如果这个人突然说喜欢我,那我就一点也不讨厌对方了。就是这么有原则,无法讨厌一个有眼光的人。
曾经那些最孤单,最无望,最失落,最安静的经历,其实都不是你最潦倒的时光。你憋着这口气,最终能独自上岸。你耐住了孤单,扛过了无望,不再怕失落,也学会与安静为伴。虽然疼都是别人给的,但伤都是自己好的。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不见了,还有些人,散着散着,又在路口集合了。只要我们不是平行线,终会有相交的一天。短暂的离别不会使我们淡忘彼此,而是会越来越彼此怀念。
还没年轻,就老了;还没成功,就失败了;还没绽放,就凋谢了;还没开始就结束了。日子就在这样的叹息中渐渐消磨殆尽。其实这是你不认老,就会一直年轻。你不服输,就一直在战斗。你不低头,世界看你仍是挺胸绽放。你不放弃,谁也无法对你判定人生结局。
曾迫切想与一个人好好聊聊,不仅是寒暄,而是真正的交流,却发现共同的话题更换了无数遍,熟悉的人早已不再拥有曾经的情怀,我被无数个“哦”“好吧”打败。不合群只是表面的孤独,合群了才是内心的孤独。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常常从熟悉,到误解,从分离到释怀。释怀似乎才是最终认识自己和理解别人的方式。当时想不明白的原因和愤怒转身而去的情节,都会随着成长而渐渐释怀。释怀不是不再生气,也不是没有感情,而是面对曾经最熟悉的那个人还能问上一句:你还好吗
有一种孤独,不是做一些事没有人陪伴,而是做一些事没有人理解。
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之后是成长。
<
第 4 页
>